當熟悉的烏魚子轉換成另外一種樣貌
入口的瞬間立刻被這滋味征服圈粉了~~
彷彿很熟悉卻又被賦予新的層次味蕾
讓來到這用餐饕客都像在欣賞表演般
期待著主廚會端出怎樣滋味收服人心
中山區最難定位的中式私廚"對酌"
讓你彷彿回到自家般的熟悉感受
同時提供飯店級手藝征服大家味蕾~
店家資訊
中山對酌
粉絲專業: 中山對酌
營業時間:周一到周日12:00~14:30/18:00~21:00
店家電話:02-2597-0720
店家住址:10491北市中山區農安街31-2號
坐落在我很熟悉又常走動的中山區晴光商圈"對酌"
儘管開業不過短短一年卻成為最難訂位的私廚之一
究竟是因為座位太少限制太多還是有著怎樣的秘密?!
看似再平凡不過的老宅灰色鐵門背後蘊藏著好滋味
不是專程或沒有留意真的就這樣走過錯過而不自知
按下電鈴推開這沉重的鐵門印入眼簾的別有洞天
不說都不知道這棟老宅經歷了65年的歲月而駐足
在疫情之下大家對於用餐的習慣也漸漸有了改變
除了外送業者之外私廚成了另類崛起用餐新選擇
在這也因為好手藝短短時間擄獲了政商名流味蕾
樸實的宅邸究竟蘊藏著神秘感讓人只想一窺究竟
"中山對酌"由"燒鳥達人-蕭哲文"一手打造餐飲新版圖
採全預約訂位制不接受過路客臨時前往用餐
餐點價格由$35000、$55000、$65000、$88000元4種價位
餐廳名稱源自於 唐代詩人李白七言絕句《山中與幽人對酌》
「兩人對酌山花開,一杯一杯復一杯。
我醉欲眠卿且去,明朝有意抱琴來。」
希望提供一個可以讓人把酒言歡開心自在的用餐環境
提供一處私密環境能自在與志氣相投的友人開懷暢飲
在疫情嚴峻之下說真的能有這樣的環境格外讓人安心
尤其坐在這沙發上讓人格外能靜心
看著天空看四周的環境再愜意不過
聽說老闆騎著機車四處繞才找到這
只能說這老宅和老闆真的有緣分吧!!
這樣我是否也該騎著車四處繞繞呢?!
踏進屋內兩張招待客人使用的大圓桌
室內空間約38坪左右大小適中很自在
每張桌子接納十位客人最多就是兩桌
聽說廚房內爐具及廚具設備一應俱全
完全是以大飯店等及打造的廚房設施
廚房甚至等級甚至可能超越不少飯店
室內空間打造的簡潔俐落
沒有特別刻意走浮誇路線
卻讓人有穿梭時光的感受
各式廚櫃同樣很具年代感
看到這熟悉的小木馬在這讓人格外雀躍
憶起童年舊時光眷村成長的我格外有感
簡單俐落的吧檯簡單不失大方~
同時也有販售自製的香鬆產品
喜愛的朋友都能直接洽詢購買
店內的菜單也做得十分雅致
清楚地介紹當日提供的餐點
更讓人充滿著期待也感受到店家的用心
在等待著友人依序到達用餐前除了感受老宅氛圍
肚子有點餓的不妨就先從招待的八品開胃菜開始~
不得不說光看這八品小菜就能感受到師傅的用心
八品之一(上)~金桔地瓜使用66號紅肉及57號黃肉地瓜
使用黑糖及金桔結合在一起地瓜入口綿密滋味相當討喜
八品之二(左)~芥末洋芹看似樸實入口相當爽脆又很開胃
八品之三(又)~柚香甜菜根首先將難處理的甜菜跟殺青
去除掉惱人的土味在以柚子醬醃漬提味色澤鮮豔爽口
八品之四(上)~油脆花生店內的招牌小菜之一
入口鹹香的滋味讓人忍不住的想一口接一口
八品之五~酥炸饅頭(左)搭配炙椒皮蛋(右)
記得孩提時候家中餐桌很常出現炸饅頭
灑上一點鹽巴一上桌就讓人搶著吃
這道格外讓人有感迫不及待想試試
做工繁瑣的炙椒皮蛋入口滋味相當有層次
搭配酥脆炸饅頭讓人忍不住一片接著一片
尾韻還帶著淡雅的芝麻香氣讓人實在玩味
八品之六(上左)~對酌醬皇是店內的招牌小菜之一
搭配在很多料理上頭都有著提味的加分效果在
八品之七(下)~琥珀核桃是我很愛的一味也是招牌
入口保有著堅果的香氣和脆口度微微的甜味很討喜
八品之八(上右)~梅菜苦瓜使用了桂丁雞油和紹興梅乾菜
搭配蘋果苦瓜味道鹹香之際尾韻卻讓人感受到回甘滋味
對於害怕苦瓜的朋友可得要鼓起勇氣一試絕對會讓你改觀
光是這八品就讓人開啟了味蕾
就連前菜也能感受到主廚心思
每一道都讓人開啟味蕾細細玩味
前菜~~"椒麻涼皮"
私廚最棒的就是可以因應季節提供時宜的料理
也因此在變化上也比很多制式店家多更多變化
就像最近其實都感受的到天氣漸漸炎熱了起來~
為了讓大家在吃的時候不受炎熱氣候影響食慾
這道一口吃下真的會讓你有種胃口大開的感受
自製涼皮搭上椒麻提味帶著微微辣度甚是開胃
"雪菜現流中卷"
一上桌大氣的模樣讓人看了很滿足
鋪底的雪菜搭配蒜頭和九一起蒸過
搭配川燙後的中卷一起大火快炒過
盛盤在以蛋絲細膩的畫龍點睛點綴
不得不說這中捲入口的口感實在了得
尤其新鮮度完全在你嘴巴中感受的到
沒有過老的問題有的只是鮮甜的滋味
"芋香雞中煲"
將傳統粵菜滑雞煲改良升級為煲仔菜餚~
選用100天左右的雞隻只取雞翅的部位
雞翅去骨後再填入芋頭下去將表面炸過
高湯中內添加椰汁一同放進砂鍋內煨煮
搭配山藥及新鮮的美白菇及鴻喜菇點綴
上桌時蓋子一掀開那香氣真是教人著迷
雞翅入口滑嫩的口感尾韻又帶著芋頭香
完美而又精準的結合再一起讓人吃來格外過癮
"青龍鼓椒海螺片"
這一道說真的絕對可以成為最佳的下酒菜
可惜今日姊沒有開喝純粹享受著美味料理
將彈牙又脆口的海螺切成薄片後低溫過油
搭配豆鼓及青龍椒一起大火快炒成就佳餚
調味不會讓你感到過油過鹹又帶著鍋氣感
一口接著一口吃來讓人感受到味蕾層次堆疊著
此刻若是來杯沁涼的啤酒肯定是最佳的下酒菜
"胡椒濃湯皇帝鴨"
以大骨.雞.鴨等大火煲至乳白色調
在加入煸炒至乾香的圓粒胡椒進去
湯內則搭配花膠.瑤柱.北菇.干貝等食材
以及處理過的鴨肉一起慢火細燉八小時
喝一口湯頭你就感受的到師傅們的真功夫
每一樣食材都還保有自己的口感及味道在
湯頭喝來溫順帶著淡淡的胡椒香氣提味著
沒有我一開始以為那種厚重的胡椒氣味感
讓你在享用的時候喝來順口卻又不失濃郁
尤其那花膠入口一整個感到飽嘴滿滿膠質
鴨肉口感軟嫩讓你不用擔心咀嚼會很困難
喝完只能說整個身子都感覺溫熱舒服了說~~
"菜膽波士頓龍蝦"
看著服務人員一端上桌完全感受到霸氣
特別選用一公斤以上的波士頓龍蝦三尾
將烤過的龍蝦頭.鱸魚及白蝦和大量蔬菜
一起煨煮至湯頭變橙色的濃郁誘人湯底
再將龍蝦身分切後迅速過油搭配娃娃菜
一起在湯底中煨煮到娃娃菜吸附滿滿湯汁
看似簡單其實做工繁瑣的一道上桌就讓人驚艷
龍蝦的口感和鮮味自然是不在話下
尤其在師傅處理過後讓你吃來容易
看看這蟹螯一口塞進嘴裡滿是鮮甜
最誘人的莫過於鋪底的娃娃菜
在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
將所有的精華滋味都滿滿吸附
甘甜的娃娃菜更是讓整體增加甜度
會讓你意猶未竟想再來一口的感覺
瞬間差點忘了真正的主角波龍存在
集結八大菜系於一身自然有不少都是湯湯水水料理
入口吃來卻不會讓你有衝突或是不協調的感受存在
連每道菜餚上菜的順序也在師傅們的精算汁中登場
"精燉銀蘿牛腩"
一上桌樸實的模樣將我們暫時拉回到人間
是該喝點清爽的湯頭來讓自己好好冷靜一下
使用特選的牛腩及白蘿蔔搭配自製蔬菜高湯
加入蔥~薑~花椒等小火慢燉貸出自然鮮味
牛腩切的大塊讓人視覺上看得十分過癮極了
入口確保有香氣吃來不乾柴也不過會於軟爛
帶著牛腩微微的奶油香氣讓人感到格外飽嘴
湯頭僅以鹽巴及冰糖作些許的調味簡單俐落
若是口味吃的較重的朋友
主廚也貼心準備沾醬使用
牛腩和這辣味腐乳醬結合
入口充滿著不同境界滋味
"八味正龍鱈"
一看服務人員端著走出眼睛被被吸引著
聽聞這可是搭著飛機從法國遠渡而來的正圓鱈
每一尾大小重達12~14公斤左右切成厚片大小
主廚特製的私房蔬菜汁下去浸泡醃漬一整夜後
裹上主廚特調的酥炸粉炸到金黃外酥脆內軟嫩
霸氣的姿態模樣就算肚子在飽也得一嚐
最後以七味粉搭配炸過的菌菇一起登場
圓鱈口感飽有鮮甜軟嫩之中讓人吃來格外過癮
和既定印象中的鱈魚實在有著極大的不同差異
無論視覺或是滋味都讓你口齒留香回味不已阿~~
"老酒薑蛋時蔬"
聽說這道料理作法主廚在上節目的時候特別傳授
坦白說一上桌就很吸引我因為那香氣實在太迷人
而我本身一項就對麻油酒系列的料理無法招架阿~~
這回搭配滑溜嫩口的川七一整個就是絕妙的組合
尤其選用老酒提味那香氣和米酒可是有著差異性
滑口的滋味讓人吃來甚是感到暖了脾胃充滿幸福
"鼓油黃麵線"
若你以為這是既定印象的廣東炒麵
那麼您可就大錯特錯囉~~
店家選用白麵線先燙在下油鍋快速炸過
取代傳統廣東料理會使用的生麵
加入桂丁雞油煉製的鼓油黃醬汁
簡單以雞絲及豆芽菜和些許九層塔提香氣
明明肚子已經飽到不行但這香氣卻不停召喚著
感受的到大火快炒過的護氣感入口卻不會油膩
尤其這金黃色調一讓人看了就無法招架是吧!!
可別忘了八品開味菜中的醬皇
搭配一起整個層次味蕾大提升~~
此刻端上了特別招待的"溏心烏魚子"
光是料理的方式就和日常有著很大不同
跳脫傳統處理烏魚子使用日曬的方式製作
將烏魚子使用橙酒醃漬浸泡放在冰箱靜製
每天反覆風乾再送入冰箱低溫冰存進化著
上桌前使用橙酒浸漬撒上白糖再下去炙燒
讓上頭多了焦糖且具有微微脆口的感受度
單吃保留著炙燒的香氣度入口沒有傳統的鹹膩感
搭配檸檬一起入口整個味蕾則又多了清新的感受
讓人不自覺的會想一片再接著一片送入嘴巴享受
跳脫出傳統的框架取而代之的是更細膩的豐富感
尤其這滋味肯定讓不愛烏魚子的人也會感到臣服
喜愛的朋友偷偷說這個可以預訂購買唷~~
回去可以使用任何你喜愛的酒搭配烤炙
可別忘了在和我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心得
你以為就這樣結束了嗎?!"手作豆花"登場
就算吃得在怎麼感到飽足還是留了空間給甜點
自製的豆漿鹽滷製作的豆花一上桌又再度吸引人
一看到上桌就讓我忍不住躍躍欲試
急著試的不是他的滋味而是感受舀起的感覺
瞬間覺得自己好像在賣甜品一樣的替大家服務著
表現得太專業讓人一度以為我在甜點店工作過
選用非基改的黃豆製作成豆漿
再搭配鹽滷下去快沖而成的豆花
充滿著濃郁的豆香氣入口卻滑嫩
搭配自製的糖水及配料畫下完美句點~~
餐後主廚也現身和大家打招呼詢問今天用餐感受
本來以為能作出這樣料理的師傅肯定有相當年紀
沒想到~主廚竟然這麼年輕就擁有這樣精湛手藝
讓我們一整個餐敘期間吃得格外過癮又驚呼連連
這兩三年大家深受著疫情騷擾改變了許多
就連偶爾想要聚餐也都有著不少的限制在
但是私廚可以說是一種新的用餐聚會方式
尤其店家自身每天都會要求消毒清潔及快篩
為了就是讓前來的消費者能有更多的保障在
同時也因應不同的時節調整替換料理及菜色
讓大家在每一次前來都能有不同的驚喜感受
怪不得開業一年這已經成了最難訂位的一家
來到這你可以和好友們很自在的用餐閒聊著
同時還能感受到主廚用心製作的每一道料理
讓你眼睛味蕾同時都能感受到不同新境界~~